
还躺着一串能打的人。这批人不是边角料,真正落地,能直接提升轮换质量,甚至改变替补席气质。戏剧在于,迟迟没有合同,不是没人问价,而是名额、薪资、角色三个卡点相互牵扯,谁都不愿先迈那半步。
被提到最多的是威少。他与国王之间的那句“等一等”,把窗口期耗没了。自由市场开启时,几支球队给过兴趣,他为了信守口头约定选择了拒绝。结果国王不腾位,不交易,名额被捂着。节奏一乱,其他选择点亮即熄,如今只剩开季再看。以威少的定位,替补一号位、变速推进、牵引弱侧,他还能给球队带起第二阵的火头,但现在要的是确定性——他没等来。
另一侧,被动等风来的,是一串与勇士绑在一起的名字。库明加续约悬而未决,直接冻结了几位翼卫的落点。最典型的,小佩顿跳出合同并非要离开,他只是想在健康状态下签个更贴合的结构。勇士担心空间被挤占,迟疑不签,等同把他放在了悬崖边。以他的防守覆盖、换防站位、快攻嗅觉,任何争冠队都乐意要,但一旦与勇士达成口头默契,别队就收手了。
同样被“等”住的还有霍福德。传出的待遇并不低:迷你中产、首发、次年球员选项。这份承诺对一个能撑五号位协防、能投、能传的老将,确实有吸引力。问题还是那句老话,空间没清理,合同就落不下笔。时间拖得越久,变数越多,耐心就被消耗掉。
投射端的补强指向,则落在塞斯库里。这类顶级射手的市场向来不缺座位,防守短板也挡不住他在替补席的价值。他与勇士传出口头沟通,角色清晰——板凳席“库里角色”的简化版,持投结合、无球跑位、二阵点火。这种适配度,逼得他宁肯等。
梅尔顿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契合。上季在勇士露了一手后因伤离队,如今目标很直白:证明自己还能撑住对抗。他能盯防持球点,能处理短传,外线号位是教练会用的拼图。问题也清楚,若继续走勇士路线,大概率只能接底薪。
库明加。这位前锋的价码与角色,已经把谈判推入静态胶着。据报道,他愿意回归,但希望加上球员选项,勇士没有点头。从使用上看,他的16分来自强突与转换,节拍与科尔体系并非严丝合缝,定位摆不定,双方就这么耗着。如果彻底走到资质报价+明夏自由身,那是另一种风险分摊。
篮网出来的卡梅伦托马斯,是这批人里最“刺眼”的数据样本。上季场均24分,篮网给出的是2年2800万。对比同类型攻击手,这个价位容易让他心里不平,球队的选择方向也写在选秀日,连抓5名新人,意图明确。托马斯如果继续要高年薪,市场会观望;如果接受更灵活的结构,他的终结与自造投篮会很快找回舞台。
格兰姆斯。自从去了76人,他的三分与持球突分被充分使用,场均20+只是阶段显影,不是常态预期,但把他作为主力侧翼完全说得过去。传出与76人有口头共识,均薪“2000多万”级别,这个锚定价更像是对三维拼图的合理估值。
约什吉迪的谈判关键词是“结构与尺度”。他要1.5亿的大单,公牛不接,历史包袱是拉文合同带来的谨慎。回到球场,他的防守短板存在,但托举一套进攻、串联掩护后的切入分球,他能创造系统。若最终落在“均薪2000万左右”,双方都能接受。
布罗格登。他具备“有球能杀、无球能站、防守能换、传导能稳”的拼图特性,伤病风险与年龄在那,但油箱不空。现实阻力是要价与市场心理的错位:球队倾向底薪,他更看重中产。当中产被用光或留给更年轻的球员,谈判就停在了尴尬处。
勇士空间牵制,三人卡在薪资段的“要与给”的落差,另外几位被名额与时间点困住。自由市场后段不是“价低者得”,是“最适配者得”。名额要清、账要平、角色要稳,三要素齐了,合同就会落地。
国王是否腾出名额,勇士是否处理库明加续约,公牛是否调整对吉迪的价位。三处任意一处打开,连锁反应就会启动,底薪、中产、迷你中产的流水线,马上会转起来。
威少的推进与压迫,依然能改变第二阵节奏;小佩顿与梅尔顿的防守,能直接抬高对抗线条。就空间与拉开而言,塞斯库里是立等可用的“战术保险”;就内线定位,霍福德的高位策应能让一支外线队跑得更顺。就侧翼补强,格兰姆斯是低风险中人;就持球火力,卡梅伦托马斯只需要清晰球权。就组织串联,约什吉迪能让体系成形;就稳定军心,布罗格登是替补席的稳压器。
9月,还会有突发的小交易,为这批自由市场遗珠打开门缝。等一个电话,局面就变了。
下一篇:没有了